会议专题

气象卫星作物遥感监测及估产回顾

该文回顾了我国气象部门开展气象卫星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的历程。自1984年底开始,中国气象局系统开展了冬小麦遥感综合测产项目,该项目研究与试验的范围覆盖了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多达2000×10<”4>hm<”2>冬麦区,占全国冬麦种植面积的90℅。5年中,研究了气象卫星冬小麦遥感估产的理论基础,气象卫星资料的加工和遥感估产实用处理技术;建立了冬小麦遥感综合测产地面监测系统;研究了气象卫星动态监测冬小麦长势和灾害的技术方法及冬小麦气象卫星遥感综合测产技术方法等。于1989年建成了我国北方冬小麦气象卫星动态监测及估产系统。1990年研究成果投入气象局业务。气象部门应用气象卫星监测我国广大农业区作物生长状况、估测作物产量,提供的监测与预测结果已成为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甚至地、县级领导部门指导和决策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截止1995年底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开展了这项服务,涉及的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杂粮、棉花和蔬菜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气象卫星 作物长势监测

李郁竹

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内会议

”98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30~133

199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