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异常流体压力形成、演化及消散的主控作用及影响因素
从超压生产、维持和消散的基本原理及该过程的数学推导可以确定,超压形成的主控作用有:沉积地层因压实作用而引起的岩层体积和孔隙空间不断减小的趋势;岩层渗透性能的降低;以及岩层孔隙空间内流体体积的增加。重要的影响因素有:沉积速度、沉积岩性、温度梯度、地层组合关系及低渗透地层厚度、地下应力状态及其随构造活动的变化、有机质类型及含量、断裂的开户过程及方式等。利用盆地模型对超压机制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前两种主控作用的效率较高;若孔隙中流体体积的增加仅为岩层内部各种地质过程的结果时,后一种主控作用的增压效率可忽略不计;但若有外来流体源的供给,其效率则可能非常重要。同理,任何可以导致岩层渗透率增加或使岩层所承受应力负荷降低的地质作用都可能成为超压消散的机制:自然水动力破裂、断层和裂隙的开户、上覆地层的抬升和剥失等等。
气候变化 大气气溶胶 云参数化 普适幂律 湍流
罗晓容
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47~450
199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