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猕猴桃属(Actinidia)杂种胚的培养

从1980-1998年,我们进行猕猴桃属百余种种间杂交。其中一些组合传粉受精后,由于胚或胚乳,或两者的不正常发育和分化而导致种子败育。本文报道的16种种间杂交组合未成熟种子中,大部分是无胚和无胚乳的,少数的含有球形、心形、鱼雷形和早子叶期的胚。种子中不同胚龄胚的多少因组合而异。杂种胚培养成功的重要因素依赖于培养基的选择和胚龄大小。根据杂种胚的质地和培养成活的潜势可将其分为停止发育的和失去生活力的两类,前一类胚适于拯救,后一类无论其胚龄大小和培养条件的改进均不能离体培养成活。

猕猴桃属 杂种胚 种间杂交 组织培养

母锡金 陈维伦 郭东红 安和祥 蔡达荣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北京)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植物生长发育与信息转导学术会议

厦门

中文

53-

1999-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