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鸡笼山夕卡岩金(铜)矿床分带及流体演化

鸡笼山金铜矿床产于燕山期钙碱性花岗闪长斑岩与下三叠统大冶组灰岩接触带。夕卡岩分带从内向外依次为花岗闪长斑岩→蚀变花岗闪长斑岩→透辉石-石榴石夕卡岩→石榴石夕卡岩→硅灰石或石榴石-硅灰石夕卡岩→大理岩。矿化分带序列为Cu(Mo)→Cu(Au)→Au(Cu)→Au-Pb-Zn。与早期夕卡岩阶段有关的流体包裹体表现为高温高盐度。温度范围400-680℃,平均456℃。大约有18℅所测石榴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含石盐子晶,盐度为20.6℅~51℅NaCl,平均43.2℅NaCL。石英、方解石中的包裹体代表成矿期的流体,温度范围126 ̄386℃,平均286℃,盐度为8.7℅~21.2℅,平均15℅。成矿深度为2km,静水压力20MPa。

流体包裹体 湖北鸡笼山 金铜矿床 矿床分带 流体演化

张轶男 赵一鸣

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矿床会议

南京

中文

365~368

199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