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生物处理放流水再经生物担体渠道净化为中水道及灌溉用水之可行性探讨
分别引进活性污泥法(ASP)及生物旋转盘法(RBC)处理后之家庭污水,探讨流经一54m长之生物担体渠道,再净化为中水道及灌溉用水之可行性.RBC处理后之家庭污水,SS、COD及pH可符合祖国大陆中水道之pH6.5~9,SS≦10mg/L,及COD≦50mg/L水质项目之浓度要求,亦符合台湾”中大”建议之中水道pH6.0~8.5之规定;可净化TKN由11.81mg/L 降至4.95mg/L及TN由 15.53mg/L降至10.16mg/L符合祖国大陆水作灌溉用水TKN≦12 mg/L之规定,接近台湾省灌溉用水水质标准短期使用值TN≦10 mg/L之要求;净化ASP处理后之家庭污水其SS、COD及pH,可符合祖国大陆中水道及台湾”中大”建议中水道之该水质项目规定;惟需较长之净化距离,方能符合祖国大陆水作灌溉用水TKN及台湾省灌溉用水TN水质短期使用之标准值.
活性污泥法 生物旋转盘法 水资源再利用 家庭污水 生物担体 中水道 灌溉
许镇龙 欧阳峰晖 鸟春梅 翁焕延
台湾联合技术学院(苗栗市) ”中央大学”(中坜市)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74-178
2001-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