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焊接贝氏体-奥氏体钢管贝氏体钢侧的巴克豪森效应

研究了焊接贝氏体-奥氏体钢管贝氏体钢侧显微组织变化和残余应力分布对巴克豪森噪声(BN)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离焊缝距离的增加,显微组织可分为四个区域:粗大板条贝氏体加少量板条马氏体区,均匀细小的粒状贝氏体区(正火区),较粗粒状贝氏体区和原始粒状贝氏体区;轴向残余应力逐渐减小,周向残余应力的分布特征不明显。BN振铃计数率在焊缝处具有最大值,然后随着离焊缝距离的增加总的趋势是逐渐降低,其间局部位置略有上升。粗晶区及高残余张应力区导致强的BN信号,细晶区及低残余张应力区的BN信号较弱,而碳化物充分析出的区域BN

焊接贝氏体-奥氏体钢管 贝氏体钢 显微组织 残余应力 巴克豪森噪声(BN)振铃计数率

彭志方 王立光 柳英娣 杜凤牡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材料工程系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电站焊接学术讨论会

辽宁绥中

中文

1~8

199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