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型机场空间布局与用地规律研究--以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和宜昌三峡机场为例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随着交通工具的快速变革和空港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场作为城市发展中时效性最强的基础设施,成为城市对外联系、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战略资源。然而在航空业发展如火如茶的进程中,我国中小机场普遍面临亏损困境。因此本文在分析中小型机场所面临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困境的基础上,选取了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和宜昌三峡机场,通过实例分析探索中小型机场空间布局的分布特征及其用地关联规律,结果表明中小型机场由三大层次功能呈圈层式布局,依次为飞行区、航站区和货运物流区为主的核心功能,各类机场相关配套设施和机场相关的商业设施、物流园区组成的第二层次功能,以及纯服务性质的第三层次功能,如周边配套服务设施区或临空产业园区等。各个功能区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均遵循客货分流原则,且停车和非航产业用地与机场旅客吞吐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中小型机场未来发展的新动向,以期对未来中小型机场空间建设提供建议。
中小型机场 空间布局 发展动向 揭阳潮汕国际机场 宜昌三峡机场
毕瑜菲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60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1-7
2019-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