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型村庄殡葬用地集中化空间模式认可度调查研究--以榆中县李家庄村为例
殡葬用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地形式,因其涉及社会、民俗、文化等方面传统因素的影响而不易改变,且有较强的外部影响性。近年来,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部分地区现有的殡葬用地已不能满足目前的社会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意识观念发展比较落后,仍采取传统的浪费耕地资源的分散式殡葬用地模式。城郊型村庄由于邻近城镇建成区,往往位于城镇建设范围内,但同时又保留着传统村庄的丧葬传统。因此殡葬用地集中化空间模式对于城郊型村庄而言更为迫切,也势在必行。通过社会调查方法聚焦城郊型村庄,尝试通过调查村民对殡葬用地集中化空间模式的认可度,提出情感观念因素影响下的认可渐变、经济水平因素影响下的认可互动、空间距离因素影响下的认可趋同的村民认可度特征,认为殡葬用地集中化空间模式优化应该顺从情感观念、从渐变到演变,提升经济水平、从互动到均衡,优化空间距离、从趋同到认同。本文通过系统研究以期为城郊型村庄殡葬用地改革提供前期调查基础和前瞻性思考,为未来殡葬用地集中安排工作开展及动员工作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借鉴。
殡葬用地 集中化 城郊型村庄 认可度 李家庄村
曹燕 成亮
西北师范大学,兰州730070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1-5
2019-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