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雨水调蓄区的识别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武汉市大东湖片区为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极端降雨天气下城市防涝能力降低,内涝频繁发生。城市水体和绿地作为天然汇水区,可以有效缓解排水系统的即时排水压力,但如何配置适宜的调蓄空间仍旧存在困惑。本研究运用SCS模型和ArcGIS水文分析工具,对武汉市大东湖片区进行雨水调蓄区识别,并对其周边设施分布、水系结构与绿地结构的功能现状进行分析,继而探讨雨水调蓄区在城市发展方向指引、城市公共设施系统布局、生态与绿地规划以及市域空间管制方面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规划支撑途径提供一定参考。

雨水调蓄区 识别 海绵城市 城市内涝 ArcGIS SCS水文模型

陈佳欣 冉玲于 周燕

重庆大学,重庆400045 武汉大学,武汉430072

国内会议

2019(第十四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郑州

中文

1-9

2019-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