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滨湖空间开放性评价研究--以武汉市南湖、沙湖、小南湖、西北湖为例

  作为城市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滨湖空间往往是城市活力的诞生地。然而由于近年来城市的快速扩张,建设管理的滞后,湖景房的兴起,城市滨湖空间正在被一步步侵蚀,严重侵犯了城市其他居民的公众利益。武汉便是这样一座滨湖空间逐渐封闭的典型城市。拥有丰富的湖泊资源,号称"百湖之城"的它,今天却在多处拥有滨湖公共空间的区域产生使用人数少、场所冷清、缺乏活力的现象。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型,"城市更新""城市双修"的概念逐渐成为热门。然而这其中针对城市滨湖空间的研究较为匮乏,对城市滨湖空间的评价也仍局限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上,缺乏创新。在如今城市更新和空间资源管制的背景下,滨湖空间的开放性评价也亟需寻找一种定量的、科学的新范式。本文通过对武汉四个典型湖泊的分析,展示了基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土地利用均衡度和空间可达性的滨湖空间开放性评价的方法,并对不同类型的滨湖空间提出了更新改造建议。

城市更新 滨湖空间 信息熵 开放性评价

张贝贝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2019(第十四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郑州

中文

1-7

2019-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