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骂槐:一种独特的言语行为建构方式
指桑骂槐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与以往研究较多的两方交际不同,属于三方交际,是指说话人表面指向A 而实际指向B 的、对B 已经做过的事情/话语表达否定反对态度的言语行为。其具有两个语用属性,即语言表达上的“骂”和指称上的“桑”“槐”之分。这一表达方式是巧妙的,说话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一表达方式?这一言语行为建构的基石是什么?又是如何运作完成的?本文以语用学、逻辑学相关理论为基础,考察分析这一言语交际行为的独特建构方式,须具备行为条件、关系条件和路径条件三大基石,按特定程序进行运作。说话人选择这一表达方式的根本目的 在于,使指称在特定的语境中发生转移,从而表达“隐晦”这一特定的心理意向。这种转移依赖语境,由意向网络(包括背景能力)、社会规制和世界事态三因素制约和规定。
指桑骂槐言语行为 建构方式
朱湘燕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广东广州510631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25-237
2017-1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