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密定位报告算法与性能评估

  RDSS 短报文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的特色服务,实现了用户报文通信和位置报告.北斗系统早期的位置报告基于双星RDSS 观测值,其精度受限于数字高程数据的精度.从BDS-2 开始,北斗系统发展了融合RNSS 和RDSS 体制的位置报告方法,其基于北斗RDSS 体制,将用户接收机的观测数据向中心站进行回传,并在中心站实现精密位置的解算和报告,提升了服务覆盖范围和定位精度.本文介绍了北斗精密定位报告系统采用的中心站处理算法,并采用分布于中国不同区域的50 个北斗观测站数据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分析了RDSS 入站频度、用户站与监测站的基线长度等因素对用户定位的影响.结果 表明,基于北斗分区综合改正数的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最优,其在2 min 响应时间内的平面和高程精度(RMS)分别为0.51 m 和0.94 m.北斗精密定位报告精度与基线长度相关性较小,在仅采用BDS-2 数据的情况下,定位精度下降可达1 倍以上,而在相同时长情况下,提高RDSS入站申请频度对定位性能不产生影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精密定位 RDSS位置报告 分区综合改正数

陈俊平 张益泽 于超 丁君生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市空间导航与定位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国内会议

同济测绘90周年学科发展高端论坛

线上

中文

511-521

2020-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