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Cf中Kπ=2-带的研究
本工作给出了对248Cf 中 带的理论分析。这条带在实验中被观测到自旋 和激发能高于4 MeV,因此该原子核在相应组态下裂变位垒至少持续到此角动量和激发能。就顺排性质和衰变特征对实验 带背后的物理机制进行了探讨。二准中子,二准质子以及非轴对称八极形变(基于反射不对称壳模型)内禀结构的不同假设通过电磁跃迁性质进行评估。结果 显示,实验 带的谱学特性在粒子-声子混合图像下能得到较好的解释:准粒子阻碍了向基带的跃迁,非轴对称八极声子增大了旋称伙伴带的能级劈裂,减弱了带间相互作用。该核低激发态展现的超导和正常相共存被尝试性地归因于中子152 亚壳附近对相互作用的减弱。
壳稳定 高自旋 四面体对称性 粒子-声子混合
邱远 孙扬 高早春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上海 200240 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北京 102413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6
2019-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