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sd壳层极丰质子核的β延迟衰变谱学

  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的结构是当前核物理领域的一个前沿热点。β衰变谱学是研究核结构的重要方法 ,尤其适用于低产额的滴线核。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RIBLL1装置上开展的sd壳区极丰质子核β 延迟衰变谱学的实验研究。该工作获得了15个原子核精确的半衰期、衰变子核的质量、β 延迟的质子和双质子发射以及跃迁的能谱、分支比和比较半衰期等数据,并重建了衰变纲图,大大丰富了此区域内质子滴线附近原子核的衰变谱学信息。还介绍了探测器阵列和实验方法,概括了所研究核的衰变性质和半衰期等。特别地,对几个典型核,20Mg和22Si以及26P和27S的衰变性质进行了阐述。此外,对相关话题,如三体力、镜像核衰变不对称性、与银河系中26Al超丰问题相关的热核反应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极丰质子核 β延迟衰变 半衰期 天体核反应 镜像不对称性

林承键 徐新星 孙立杰 贾会明 杨磊 王东玺 马南茹 杨峰 钟福鹏 潘敏 温培威 姚永进 钟善豪 骆天鹏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 102413;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 102413;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 730000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 102413;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上海 200240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 102413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 1024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院,北京 100191

国内会议

第十七届全国核物理大会

武汉

中文

1-9

2019-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