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元统计分析研究黄冶窑白瓷的原料特征
黄冶窑文化内涵丰富,其创烧于隋,兴盛于唐代中期,停烧于唐代晚期。为探讨不同时期黄冶窑白瓷的胎料来源和釉料配方是否相同,选取黄冶窑隋、早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的80 个白瓷样品,利用质子激发X 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定各样品胎、釉中9 种化学成分(Na2O、MgO、Al2O3、SiO2、P2O5、K2O、CaO、TiO2、Fe2O3)的含量,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Fisher 判别分析处理PIXE 数据,并计算各样品釉的木灰釉式系数b 来划分瓷釉类型。结果 表明:黄冶窑四个时期的胎料取自同一或相近的地点,都是就地取材;四个时期的釉料配方比较相似,而四期白瓷的釉料配方最为稳定,且与二期釉料配方最相似,而与一期釉料配方已有明显不同;黄冶窑白瓷釉大部分为钙釉,存在少量钙碱釉和碱钙釉。
黄冶窑 白瓷 判别分析 PIXE
赵维娟 高田 王东艳 孙新民 郭木森 张斌
郑州大学物理学院,郑州 45000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 450000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上海 200433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7
2019-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