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沙湾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为探讨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入侵对三沙湾光滩、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影响,分别于2013年10月和2014年9月在三沙湾选择了2条互花米草断面、2条红树林断面和1条光滩进行底栖生物生态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时空差异、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经鉴定,该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共68种,隶属于7门40科,其中短拟沼螺(Assiminea brevicula)为互花米草区优势物种;宁波泥蟹(Ilyoplax ningpoensis)为光滩的优势物种;巴林虫(Barantolla sp.)为红树林区优势物种.对各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组成进行双因素无重复方差分析(two-way ANOVA),结果显示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差异极显著(P<0.01),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后,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稍有下降,但是互花米草入侵光滩后,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有所增加;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差异极显著(P<0.01),栖息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的ABC曲线分析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显示光滩群落结构稳定,互花米草入侵后,优势物种变化显著,双齿围沙蚕数量迅速增加,降低了原有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除生境影响外,互花米草入侵的潮位区域、生长密度差异、入侵阶段等也均会对大型底栖动物造成影响.

互花米草 红树林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黄雅琴 王建军 何雪宝 林和山 林俊辉 牟剑锋 刘坤 张舒怡 黎中宝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厦门361021;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361005;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厦门361021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361005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厦门361021;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361005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厦门361021;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厦门361021

国内会议

第二届底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厦门

中文

506-519

201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