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烟台养马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食物网结构特征

  为探明烟台潮间带主要底栖生物类群间的营养关系和食物网结构特征及其季节性变化,于2019年春季(3月)和夏季(7月)在山东烟台养马岛潮间带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沉积颗粒(SOM)、悬浮有机质(POM)、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样品.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养马岛海滩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在春季和夏季δ13C和δ15N值分别为-20.23‰--12.99‰,5.32‰-10.45‰和-21.91‰--9.88‰,7.01‰-14.17‰.夏季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数值范围相较于春季均有所增加,相同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春季该潮间带主要大型底栖动物的营养级范围为1.98-3.49,夏季为1.89-4.00.相同大型底栖动物营养级在季节之间无显著变化(P>0.05).营养传递顺序可表达为:滤食性软体动物→多毛类→甲壳动物,与能量流动方向一致.

潮间带 大型底栖动物 稳定同位素 营养级

刘春云 姜少玉 宋博 闫朗 张建设 李宝泉 陈琳琳

浙江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舟山316000;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生物学与生物资源保护实验室 烟台264003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生物学与生物资源保护实验室 烟台264003;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生物学与生物资源保护实验室 烟台264003 浙江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舟山316000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生物学与生物资源保护实验室 烟台264003;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266071

国内会议

第二届底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厦门

中文

467-476

201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