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试论饮食文化的"节气性":基于二十四节气的讨论

  在饮食文化诸多研究中,从具体饮食文化事项与文化内涵中抽象提炼出"节气性"这一概念。饮食文化的"节气性"是最为重要的时序特征与价值内涵。从非遗角度来分析二十四节气,它既是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风俗和节庆,也是一种中华先民独创的具有民族文化身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具有特定的测量方式、时间划分、分布区域、文化传播等。文章从空间、时间区分角度梳理了二十四节气与饮食之间的关联;分析了"中华节气菜"的定义与内涵、价值认知、主要特征、文化流传、技艺传承、存续状况等。最后认为,"中华节气菜"体现"应季饮食,顺时养生""五行五脏五味,以时调和""风土相移,食俗相异"等自然—文化哲学。文章最后讨论了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两个学术问题。

饮食文化 节气性 二十四节气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养生

张祖群 王文江 付璇蝶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文化遗产系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

国内会议

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37-353

202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