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SARAR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空间效应研究

  本文设定了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对比检验了 2018年中国31个省市区区域旅游经济的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然后选取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客流量、国家5A级景区数量和国家4A级及其以上景区数量作为解释变量,构建SARAR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中国31个省市区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效应与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31个省市区区域旅游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效应既存在空间滞后效应,同时也存在空间误差效应;空间距离矩阵对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滞后效应更为敏感,0-1邻接矩阵对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误差效应更为敏感;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滞后项、空间误差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客流量、5A级景区数量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显著,而4A级及其以上景区数量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通过以上研究以期为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缩小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提供理论依据。

区域旅游经济 SARAR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效应

把多勋 张平保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国内会议

第二届“旅游三十人论坛”

厦门

中文

227-241

2019-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