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响应城市内涝的湿地减灾型景观地形设计方法

  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内涝问题日趋严重,我国试图通过"海绵城市"的构建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城市湿地由于能在一定区域发挥雨洪调蓄功能,因此成为构建海绵城市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水文循环原理,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对城市内涝的响应途径,通过对湿地公园雨洪调蓄范围进行识别,对调蓄区范围内的汇流路径和集水设施进行结构设计,依据汇水路径和雨洪消减目标结合场地现状对湿地公园内部地形进行整改,使湿地能够最有效地消减周边的内涝雨水。本研究提出了响应城市内涝的减灾型景观地形在具体场地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构建了"减灾区-承灾体"的湿地公园建设体系,充分发挥了湿地公园的雨洪调蓄功能,并对城市湿地规划设计方法形成科学指导。

城市内涝 规划设计方法 地形设计 城市水文过程 湿地公园

刘雅婧 王雪原 田亮 周燕

武汉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第四届数字景观国际论坛

南京

中文

153-162

2019-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