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岐澳间的水缘生活空间--塘岐后沃历史空间研究(一):从史前到"科蹄时期"
北竿大塘岐地区(塘岐后沃地区)虽是闽江海域边陲的蕞尔之地,却非素来所认为只是一与"冷战"攸关的战地,而是曾经在长远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深厚的空间文化,具有相当的潜力。从相关的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可知,其历史不仅可以上溯至宋代汉人的入垦,更可远追至"史前塘岐人"在此地区的活动,以及汉晋以降船民的湾泊舟宿。这些大塘岐地区的原始先民倚据沙丘岐澳,善用特属于北竿东南角的自然洋海条件而开展出具有亲水性的水缘生活模式,从而为自身取得了生命得以立足的依据,也发展出了与闽江有关却特属于大塘岐地区的空间文化,乃是"大塘岐性"得以积累不可或缺的基础。本文即是针对大塘岐地区从史前时期以迄"科蹄时期"的历史空间研究,期待在"历史地理建筑学"视野审视下,通过实地田野调查、访谈及历史文献的爬梳,对此一历史空间的发展及展现做出深刻的爬梳与掌握,除了作为大塘岐地区,以至北竿以及整体马祖历史空间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入探寻、开展的基础,更期待借此而能有助于探寻大塘岐性,俾便有助于地方创生的开展。
北竿塘岐后沃 历史地理建筑学 聚落史 地域性 史前到"科蹄时期"
王礼俊 许婉俐 陈柏霖 周永俊 简妏霖 萧百兴
台湾华梵大学建筑学系 台湾中华地方美学建筑协会 台湾华梵大学智慧生活设计系空间设计组 台湾华梵大学建筑学系大学部 台湾华梵大学智慧生活设计系空间设计组/建筑学系
国内会议
福建宁德
中文
210-222
2019-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