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东路风帆汇聚的繁盛湾澳聚落--塘岐后沃历史空间研究(四):农渔航海稳定发展时期(清中叶-清末)
北竿大塘岐地区(塘岐后沃地区)虽是闽江海域边陲的蕞尔之地,却非素来所认为只是一处与"冷战"攸关的战地,而是曾经在长远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深厚的空间文化,具有相当的潜力,特别是,自史前塘岐人以来,此地已与洋海发生了密切的关联,而且除了农渔之外,日益发展成为一处与海运攸关的湾澳聚落。就此而言,倭盗被彻底肃清后的清中叶至清末乃是至为关键的时期,当时,农渔的稳定发展,不仅让聚落日益成形,而且巩固了自明代以来大塘岐作为海运关口而逐步纳入海丝航运东路的历史地位,终于成了一处风帆繁盛汇聚的重要半港。本文即是针对大塘岐地区清中叶至清末作为福州半港的历史空间研究,期待在"历史地理建筑学"视野审视下,通过实地田野调查、访谈及历史文献的爬梳,对此一历史空间的发展做出深刻的分析,除了作为大塘岐地区以至北竿以及整体马祖历史空间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入探寻、开展的基础,更期待借此而能进一步探寻大塘岐性,俾便有助于地方创生的开展。
北竿塘岐后沃 历史地理建筑学 聚落史 地域性 清中叶至清末 农渔航海稳定发展时期
萧百兴 王礼俊
台湾华梵大学智慧生活设计系空间设计组/建筑学系 台湾华梵大学建筑学系
国内会议
福建宁德
中文
260-286
2019-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