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绣传承与发展问题的新思考
2006年,潮绣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直到目前,潮绣生产和销售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绣工普遍年龄偏大,后继乏人;产品销售不畅,经营者缺乏信心;产品题材陈旧,品类单一,缺乏设计创新能力。目前,市场上的潮绣可分为三类:观赏用潮绣、庙堂用潮绣和日常生活用潮绣。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也不相同,所以从潮绣的类型来讨论潮绣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更为实际的意义。观赏用潮绣应侧重题材的创新和技法的记录和整理;庙堂用潮绣应注重市场的保持和开拓,并保证产品的质量;日常生活用潮绣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或有可能成为未来承担潮绣传承和发展大任最为重要的一个类型。
潮绣 传承 设计创新
邝杨华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82-190
2019-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