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探讨外语教学中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大成的基础上提出的修身之道,它揭示了知与行"合一"的本质关系。这与西方学者从生物学角度研究认知起源以及从认知科学角度研究意义的建构所得出的结论不谋而合。生命就是建构意义,建构意义就是发展认知。知行的"合一"也就是外语习得过程中意义与交际行为的合一。本文首先从生物学与认知科学角度阐释"知行合一"的内涵以及在交流中意义生成与演化的自发性,然后结合初级中文教学中"体演式"课堂互动的实例来探讨如何利用知行"合一"的本质关系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

知行合一 外语教学 情境 体演

王建芬

美国伯利亚学院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2-49

2019-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