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童谣的语言与地域特征

  本文通过对全国各地1900首童谣进行类型学的初步研究,发现并总结了童谣的语言与地域特征。具体来看,童谣在语言方面有押韵(押字)、同(近)音换字、顶真接龙特征,在形式上有盘问到底的对话形式与包括顶真接龙在内的大量的内容重复形式。从地域来看,湖南、湖北、四川通行《打铁歌》《颠倒歌》的各种版本,吴语区通行《你姓什么》《押三歌》;粤语区多见"月光光,照地堂",客语区则多用"月光光,秀才郎";官话区通行《拍手歌》《过年歌》《小白兔》《排排坐,吃果果》。研究结果表明,各地童谣能反映各地的方言与文化特色,方言不同、距离很远的两个地方也会出现相似的童谣。客语中多见的童谣《月光光》也在湖南各地非客语方言中出现,《颠倒歌》则出现在全国各地方言中。深入研究各地童谣之间的关系与童谣的传播路径,可望探明方言的传播与接触历史。

童谣 类型学 语言 地域 《月光光》

张盛开

日本静冈大学

国内会议

第七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

广东湛江

中文

228-262

2019-1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