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智慧城市建设如何影响城市工业发展空间:助力或抑制

  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是推动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的重中之重。对此,根据分工经济学原理,本文构建一个包括最终工业制成品、中间原材料和智慧型中间交易服务在内的三类代表性部门的城市生产结构分工演化的数理模型,表明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市场交易效率的持续提升,各部门生产趋于完全专业化将内生出智慧型中间交易服务演化独立产生,以此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部门间劳动力就业和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抑制了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特征的城市工业的发展空间。利用2005~2016年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双重差分方法(DID)并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明了上述理论命题。同时,分析影响机制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通过降低规模制造业部门就业劳动占比及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而对城市工业的发展空间产生负向冲击,且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型服务行业的繁荣发展是以挤压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城市工业的发展空间为代价的。此外,异质性分析也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工业发展带来的负向冲击效应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其体现在城市人口规模、地理空间分布、行政地位、人力资本状况、政府财政支出水平以及城市金融信贷市场发展程度等方面。

智慧城市建设 分工结构演化 城市工业 发展空间

江鑫 黄乾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国内会议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9年年会

福州

中文

357-379

201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