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产业关联、地理距离与区域协同--基于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的京津冀产业影响研究

  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战略是近数十年内区域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学者多从三省市间产业互补与竞争切入,分析区域内京津冀间的产业差异性的分工关系,进而论证三省市间的协同发展将为区域经济提供新的动力。本文基于京津冀在作为三省市经济集合体的同时也作为全国的一个特殊经济区域而存在的事实,考察京津冀区域内的产业与全国各经济区域的产业发展之间有着怎样的联动关系。本文所使用的投入产出方法可以描述某一地区内部的商品和服务流动及产业间的相互消耗关系,能够反映一定地理范围内各部门间通过产品生产而发生的联系。进一步,本文还考察了地理距离在区域产业关联紧密程度中所发挥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使用CEADS于2017年公布的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2012),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分析。为了能够在充分反映产业层面信息的同时体现各区域特征,本文保留原表30部门的划分,同时结合研究目的对已有区域划分方式加以改进,得到包含京津冀区域在内的八区域投入产出表,进而使用区域间影响力系数等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影响加以分析。本文所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京津冀地区同一产业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效果不同;不同产业对同一区域的影响效果也不同。京津冀区域产业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可能与相对地理距离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对京津冀区域的某产业进行调整时,这一变动会通过区域间产业联系对其他区域产生相应的影响,这是在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时所不应忽视的。

京津冀 区域产业关联 投入产出分析

武帅 胡秋阳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

西安

中文

105-116

2019-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