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加值出口贸易规模核算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形式逐渐由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多国垂直专业化生产的贸易形式得以蓬勃发展,中国以加工贸易方式承接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在全球分工化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我国作为第一人口大国,拥有富余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必须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资源的合理分配备受关注。本文增加值贸易视角,运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对中国增加值出 口贸易规模进行核算,为中国产业持续发展与就业资源优化提供政策帮助。首先,基于最新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2016年版)中的投入产出数据与劳动力数据,对56个产业部门进行适当的部门归并与部值贸易视角出发,基于出口贸易规模的总体模型与分解模型两个层面研究中国出 口贸易规模的总体态势与分解态势,从而全面了解中国增加值出口贸易规模;最后,归纳实证分析结果,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传统贸易核算方法较增加值贸易核算法存在高估一国贸易规模的问题;中国各产业参与全球分工生产的程度越来越深化,增加值出口的部门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技术制造产业,其中纺织、皮革及皮革制成品业出 口的增加值创造能力不断得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得到提高。
增加值贸易核算 传统贸易核算 出口贸易规模
郑珍远 郑姗姗 刘艺辉 颜晓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州工商学院商学院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362-377
2019-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