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地研学的场馆科学实践活动设计--以"mini科学表演秀"为例,浅谈科技、文化与艺术的跨界融合
世界教育格局的变革,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正式教育学习之外的学习的重要性。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非正式学习对激发和维持中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保持学习科学的习惯具有深远影响。科技馆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校外非正式教育场所,正以独特的科学教育情境、教学方式以及其所发挥的科学教育功能,吸引着广大科学实践参与者关注和喜爱。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努力引导学生由教师指导向自我指导的开放学习空间转变,尝试围绕科学素养目标,拓展在地研学平台,合理运用STEAM教学理念和情景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一种更加流畅的一体化学习方法,将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形成密切互动,拓展学习、实践的空间和时间网络。
非正式学习 科学素养目标 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缪庆蓉
重庆科技馆观众服务部
国内会议
2019“一带一路”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245-249
2019-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