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倾斜储层煤层气排采渗透性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急倾斜、巨厚煤层气储层浅部与深部的地应力、初始储层压力和渗透率等地质参数具有很大差异,使得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储层渗透率的动态演化与近水平或缓倾斜煤储层显著不同。本文以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阜康矿区急倾斜、巨厚煤储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气、水体积力、储层初始压差影响的多孔介质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求解,研究了排采过程中煤层气的产能曲线特征和储层渗透率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由于急倾斜储层上倾和下倾区域水、产出的非同步变化,导致排采产气曲线出现"双峰"特征;②储层压力在上倾和下倾方向非对称性降低以及地应力的非对称性分布引起了储层有效应力变化的非对称性,并在储层倾向远离排采井的位置控制着绝对渗透率的演化;而沿储层走向渗透率的变化受基质收缩影响更大,并与排采井对称。通过与现场排采曲线、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表明所建立的"急倾斜巨厚煤层气储层开发数值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急倾斜巨厚煤层气储层排采特征,对现场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煤层气 渗透率演化 流固耦合 急倾斜储层
梁顺 韩昊 傅雪海 Derek Elsworth 李学华 姚强岭 康俊强 李鑫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 221116;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G3 Cente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 221116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G3 Center and Energy and Miner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ark,PA 16802 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7
国内会议
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2018-2019年度学术年会
深圳
中文
17-33
2019-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