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峡水库磷通量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及缓解对策

  长江干流的磷主要吸附于悬沙上,随着水流连续输移,为水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营养来源。三峡水库运行后,泥沙沿程落淤,库区悬沙与磷空间分布呈现不均匀性。本文通过现场实测和资料收集统计,分析不同季节三峡水库悬沙、总磷、溶解磷和颗粒磷的沿程变化规律;在建立三峡水库颗粒磷与含沙量的量化关系基础上,进一步计算1950-2018年磷通量的变化,分析磷通量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并提出针对性的缓解对策。本文将揭示三峡水库磷浓度以及磷通量的变化规律,可为定量评价三峡水库对河道营养物质输移的影响程度、缓解水库运行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磷通量 悬沙 生态环境 对策 三峡水库

曹慧群 罗平安 赵科锋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10;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10

国内会议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9学术年会

昆明

中文

706-711

201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