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登水电站坝前1倾倒松弛岩体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黄登水电站坝前1倾倒松弛岩体发育于坝址区上游右岸近坝库岸,距离坝轴线约800~1 300 m,分布高程1 480~1 910 m,方量约700×104~800×104m3,空间规模大,工程地质特性复杂。通过对1倾倒松弛岩体的分布情况、基本形式、变形特征等方面现场调查与研究表明:1倾倒松弛岩体具有较为独特的复杂变形特征,其岩体力学边界条件主要受纵向河谷地形和陡倾坡内的似层状及板、片状岩体结构两方面因素控制;1倾倒松弛岩体内部、底界及后缘深部等部位的变形特征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倾倒蠕变"、"倾倒一弯、折"及"滑移—倾倒"三种形式,不同部位表现形式及变形机理均有着较大的差异,岩体倾倒变形的强烈程度分为"极强倾倒变形(A类)"、"强烈倾倒变形(B类)"和"弱倾倒变形(C类)"三种类型。在对岩体倾倒破裂现象及破裂类型的深入剖析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可以较明确地判断,处于顺向反倾结构岸坡的1倾倒松弛岩体其形成与演变过程总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①初期卸荷回弹—倾倒变形发展阶段;②倾倒—层内拉张发展阶段;③倾倒—弯曲、折断变形破裂发展阶段;④底部滑移—后缘深部折断面贯通破坏阶段。各阶段变形破裂有着不同的力学机制和特征变形现象,最终的发展阶段具有双重破裂面特征,分别发展为浅表层滑塌—坠覆和深部张剪性滑移破坏,这种现象在PD207及PD227平硐中表现的较为明显。

黄登水电站 倾倒松弛岩体 变形特征 形成机制 演变过程

张恒 黄德凡 张万奎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

国内会议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9学术年会

昆明

中文

860-868

201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