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56"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贵州大学为例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部分同学在价值取向、学习、交往、情感、就业等方面存在矛盾、困惑,致使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本研究团队基于十余年的实践探索,构建了包含服务体系、搭建心理育人平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56"模式,以期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提供借鉴。
高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冉龙彪 杨戈 陈姝殊 贺颖
贵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贵州贵阳 550025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28-31
201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