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武威醫方牘"治邚(婦)人高(膏)藥方"新釋

  武威醫方牘88甲、乙(即正、反面)均載録"治邚(婦)人高(膏)藥方",此爲一首用於古代女性面部美容的膏藥方.《劉涓子鬼遺方》卷五中的"治面(戲)皰,木蘭膏方",《千金翼方·婦人一·婦人面藥》中的"面脂方"及其"又方""面膏方""面膏,主有(黑)(黑)及瘩瘰并皮膚皴劈方""澡豆方",《千金要方·七竅病下·面藥》中的"五香散,治(黑)疱(曆)(黑),黑暈赤氣,令人白光潤方""洗手面,令白净悦澤,澡豆方""治面無光澤,皮肉皴黑,久用之令人潔白光潤,玉屑面膏方""面脂,主悦澤人面,耐老方""玉屑面脂方""玉屑面脂方"之"又方,令黑者皆白,老者皆少方""面脂,治面上皴黑,凡是面上之疾皆主之方",《外臺秘要方·面膏面脂兼療面病方》中的"《延年》面脂方"及其"又方",以及敦煌卷子S.4329中的"玉屑面脂方"、P.2565中的"羊髓面脂方,久用香悦,甚良方"等諸類方,皆可看作是由此"治邚(婦)人高(膏)藥方"加味并經歷時演化而來;從系統方藥組成、主體結構以及主治功效來看,初步建構的古代"面藥"類諸方劑群表明,二者具有内在同構性.對讀可知,"付(附)子"當指"白附子"."樓"可讀爲《説文·艸部》中的"蓏",即指"栝樓"."弓(身)"讀爲"芎藭"."菒草"讀爲"藁草",指傘形科植物藁本和遼藁本的全草(包括根莖和根),"藁本"則以其根莖和根部人藥.其方後注中的"(角分)"从角,分聲,當讀爲"豶";"(脻)"从月(肉),妻聲,當讀爲"胰","膹胰"指閹割之後公猪的腎脂.

樓 弓窮 (角分)(脻) 方義 演化

杜鋒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19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国际学术会

成都

中文

147-187

2019-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