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追问技巧与反思的研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积极参与、往来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利用不同程度的问题或不同类别的教学手段,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保障教学活动的效率。要想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而追问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行为,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途径,更是对提问的深入研究与延伸拓展。通过追问可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增强师生之间互动,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关注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项综合性强并且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活动,课堂追问就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一种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追问技巧 反思
郑倩倩
东明县第六小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9-121
2020-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