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利用有效作业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

  数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对数学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还要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能力水平都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要实现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必须要通过一定量的作业来达成。因此,数学作业是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关于作业的争议,从课程改革开始便一直没有间断。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人们对作业的态度已经从开始的"该不该留作业"转变为"作业该如何留"。有研究发现,家长们要求教师多留(少留)作业的愿望是以30年为一周期的,即前15年希望增加,后15年希望减少。目前,一些家长抱怨过多的作业剥夺了学生参加其他活动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另一些家长则认为学生需要通过完成大量的作业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巩固、应用。两种观点到底孰对孰错,教育工作者也秉持着不同的意见。作业到底该如何留?留什么?留多少?国家针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相关文件加以说明。虽然文件中允许小学布置课后作业,但是对完成作业的时间加以限制,要求五、六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

有效作业 小学数学 教学质量

殷小凤

南昌县莲塘第一小学

国内会议

加强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专题研讨会(2020)

北京

中文

141-144

2020-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