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法治教育遵循儿童立场的实践路径探索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开设法治课程。《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进一步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旨在引导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了解法治知识,养成自觉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并根据学生的年龄,规定了不同年龄阶段应接受的具体的法治教育内容。随后,教育部发布《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在义务教育阶段用《道德与法治》教材代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三本教材,并将课程名称改为"道德与法治"。将"法治"二字用于课程和教材,显示了法治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地位。《道德与法治》教材,不仅包括传统的道德教育,还包括与中小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规章制度等,有助于中小学生树立法律意识,了解法治知识,并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中小学 法制教育 儿童立场 路径
王永生
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施家峪小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89-292
2020-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