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人发展。所以长期以来,"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得以继承和发扬,已形成为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中国现代各类版本《教育学》论著中论述教学原则均认为因材施教是一项主要的教学原则,是公认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现代教育学对因材施教的涵义解释是:在共同的培养的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我们将这一方法加以运用,即实现分层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在班级授课制下,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如果无法实施"小班化"教学,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水平的质量,结果会导致学生的能力和成绩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我们按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实施合理分层、分组,趋于"小班化",便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另外,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学习的成功带来的快乐,就能够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敢于面对失败的勇气,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研究如何尊重学生差异,如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便于教师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经历失败后成功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让学校生活成为学生整个人生美好的回忆的巨大宝库。

分层教学 数学教学 运用

刘海霞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六中学

国内会议

加强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专题研讨会(2020)

北京

中文

443-445

2020-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