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新时期,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被教育部放在了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基本地位。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虽然年龄较小,心智发育上还不成熟,但是其正处于人格形成,品德树立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的积极的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对《道德与法治》学科落实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课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当今时代的发展对社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学校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人才素质的培养,希望能够借助有效的教育指导为人才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的核心任务。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非常重要的一环,有利于逐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良好品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因此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十分必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对于小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基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要深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发展情况,不断地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各学科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也成为小学品德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更成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创新和变革的关键所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是当前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创设真实教学情境,设定科学学习目标,回归课堂生活本真,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努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策略

宋丽姣

山西省孝义市府西街小学

国内会议

加强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专题研讨会(2020)

北京

中文

562-564

2020-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