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朗读是沟通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通道;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往往成为课堂的匆匆过客,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是沟通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通道;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课堂上学生把书读起来了,琅琅书声已回响在美丽的校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指导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重结果呈现,轻过程指导;重技能训练,轻情感体验;重整齐划一,轻独特体验……影响了读书活动的实效性。阅读课上应该重视朗读,真正把"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但是在朗读指导的要求、过程、形式和功效诸方面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落实,以提高阅读教学朗读指导的有效性。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应重在整体感知课文,悉心体察作者情感脉搏的跳动,在具体的语境中"导":"导"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情感的熏陶;"导"想象力的发挥,预感能力的培养;"导"心灵的沟通,喜怒哀乐情弦的共振。在指导学生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和点拨,才能使学生朗读入情入境,真正达到读中感悟、以悟促读、读中生情、以情育人的目的。

新课改 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存在的问题 对策

覃承兰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石南镇环江小学

国内会议

加强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专题研讨会(2020)

北京

中文

982-984

2020-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