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学习要求"中强调"能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交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乐于相互展示与评价写作成果。""学习要求"中明确的提出了作文评改能力标准,可将其细化为以下三点:第一,锤炼语言;第二,修改文章;第三,展示成果。课标的要求恰恰与众多学者作家的观点不谋而合——写作需要一个修改过程。反观当下,学生评改能力日渐缺失,很多学生面临不会评、不敢评、改不好的问题,问题是思考创造的源泉,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广大学者们应响应课标的号召,帮助学生提高评改能力。核心素养是一门学科的基石,课标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其他三项的基础,所以说,想要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破译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是关键。从语文课程性质来看,整个语文教学都不能脱离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作文评改是调动自身语言素养去修改的过程,在作文修改过程中,不仅需要语言素养的参与,还需要思维审美文化知识的参与,虽然改动的是文字本身,但修改的过程中实际也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验。因此,在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视角下,探寻高中作文评改教学的策略,也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
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 运用能力
李洁
河北景县中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064-1066
2020-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