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渗透代数思维的研究
教育部制定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教师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并且在总目标中也提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贡献,即是帮助人们牢固树立这样一种认识:小学数学教育不仅应当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应该帮助学生初步学会数学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算术和几何这两大部分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算术部分的教学。在小学阶段,包含大量的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通常称这类知识为程序性知识。学习这类知识,一方面要掌握相应的运算法则;另一方面更需要理解运算的意义和算理。郑毓信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改革方向时,提到应当以"代数思维"作为小学算术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郑毓信,2014)早在1994年2月,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就通过了一个关于"为每个人的代数"(algebra for everyone)的报告,该报告指出,所有中学生都应该有机会学习代数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而学校中的代数教学和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进而,美国人开始关注代数思维的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代数思维
毛泽金
贵州省安龙县海子镇民族小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45-1147
2020-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