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GI的城中村防灾防疫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社区既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灾害或疫情发生后的第一反应单元。"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从基础设施层面加强社区防灾能力。"新冠"(COVID-19)疫情下,社区作为抗击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圳市城中村社区主要居民为外来务工人员,密度大且流动性高,导致防灾、医疗、卫生、保健和社区服务等基础设施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抗击新冠疫情工作遭遇了重重困难。本研究以上屋社区更新为契机,引入景观生态学视角,基于绿色基础设施(GI)构建平时—灾时—疫时可韧性转换的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首先,通过ArcGIS的生态适宜性分析构建上屋社区GI;其次,基于上屋社区GI,通过网络分析法筛选服务域覆盖范围、可达性、服务人口三个指标适配性最佳的避难空间;再次,完善医疗卫生设施、仓储设施及冗余空间等支持系统规划;综合上述三步完成防灾防疫基础设施的网络构建,致力于提高城市整体防灾防疫能力,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和公共健康。

防灾防疫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 冗余空间 深圳城中村 ArcGIS

刘小毓 冯瑶 胡俞洁 张露思 周榆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景观与生态规划研究所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办事处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办事处,党工委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9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