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多源数据下的洪涝灾害评估及应急设施布局分析--以南京主城区为例

  城市扩张、资源开发下自然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洪涝灾害等频发对经济、人口、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威胁。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洪涝多发区域,本文以南京为例,通过多源数据爬取分析,从危险性:降雨量、河网水库分布、地形高程及土地覆盖类型,易损性:人口密度、地均GDP进行ARCGIS空间地理分析,并构建洪涝灾害脆弱性指标体系,从而对南京整体洪涝灾害情况进行具体讨论。结合现有研究缺失以及应急设施在国家安全格局中的作用,本文以消防站点和医疗站点作为应急规划分析手段,对公共设施覆盖率及布局进行判别讨论。研究发现南京洪涝脆弱性受自然地形及长江及其支流影响较大,另单中心发展下其人口密度和地均GDP过于集中于江南片区,也带来洪涝易损性问题。另南京应急设施布点其覆盖率较好,但其本身布局处于洪涝危险性灾害较高地区,其安全性和服务性受到考验。本文期以完善洪涝评估方式并补充应急设施布局等安全格局研究,为南京等长江中下游城市未来防灾规划提供规划建议和发展方向。

洪涝灾害 脆弱性 应急设施 防灾规划 南京

管若尘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9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