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护网络的居住型历史地段更新机制研究--以扬州文化里与泰州金东门为例
居住型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城市问题。研究以扬州文化里与泰州金东门为例,了解其街区保护与更新历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二者保护网络的特征、差异和各主体地位,并对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类型、保护更新机制进行分析。保护更新机制按照更新行动的顺序,分为规划和管理机制、社区发展机制两部分。结果 显示,尽管二者在空间保护与更新上的效果相差不大,但金东门以规范型社会资本为主导,情感型资本逐渐流失,并且社区后续发展乏力;而文化里社区中这两类社会资本都不断积累,且后续社区自主发展能力较强。
居住型历史地段 保护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更新机制
常恺旎 刘昱杉 王承慧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5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