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弹性规划的历史地段活化利用实践--以福州市梁厝村历史地段更新实践为例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趋于平稳,城镇发展的逐渐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越来越多的历史地段通过整治、更新、再利用等方式参与到、融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在历史地段更新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诸多问题。本项目突出地方性,通过弹性规划理念的指导,引导传统聚落融入城市发展并创造多元社会价值的一次有益尝试。我们对剧烈城市化威胁下的传统聚落进行了多维度的适度干预:通过都市农业景观延续生态地景,缓和城市化冲击,提高基地及周边环境的生态弹性;顺应地形地势的原生态雨洪景观塑造等生态设计手法,提高片区工程弹性;延续传统空间组织逻辑,塑造梁厝"新八景",通过传统文化空间与现代需求的结合,重塑社区的文化凝聚力,提高片区人文弹性;链接周边城市公共资源,利用独具魅力的传统建筑、景观,将适宜的新经济活动引入传统聚落,引导传统聚落积极转型,参与城市经济发展过程,留住老年人,吸引年轻人,提高片区的经济弹性。

历史地段 生态弹性 工程弹性 经济弹性 人文弹性

岳博卿 王曈 张弓 宁昭伟 王韵嘉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4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