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康泽恩形态学的上海提篮桥空间组织研究

  伴随上海市北外滩区域整体的更新升级,作为区域文化窗口的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城市历史地段的更新工作中,保留和强化历史空间的形态特征是凸显区域特色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理论对提篮桥片区的平面单元、建筑类型和土地使用类型三个要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划分不同的形态区域,探究并归纳不同形态区域的空间发展特征、规律及现存的空间矛盾。结果 表明:提篮桥片区保存有完整的犹太特色建筑与传统里弄民居相结合的多样化物质空间特征,但其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现状较混乱的空间形态及较低端的商业业态相矛盾。在此基础上,从新建筑建设引导、公共环境系统优化、街道界面控制引导、业态更新场所营造四个方面提出空间改善策略建议。

城市更新 历史文化风貌区 康泽恩形态分析法 形态区域

魏易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4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