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历史街区绅士化现象思考--以"新天地模式"为例
在旧城更新与全球化背景下,历史街区被改造成"消费空间",形成的历史街区绅士化现象虽然改善了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和提升了土地价值,但也带来了社会负面影响,亟需充分认识历史街区绅士化现象及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本文以具有历史街区绅士化代表性的"新天地模式"为例,选取上海新天地、武汉天地和重庆天地三个具体案例,结合空间生产理论进行案例研究,得到"新天地"历史街区绅士化现象的三个特征:物质空间符号化、经济空间同质化和社会空间极化,并分析发现该现象背后权力与资本利益驱动的本质,并针对该现象造成的本土文化丧失、空间资源分配不公平、阶级壁垒加重等弊端提出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发展机制及相应对策,可供其他历史街区参考。
旧城更新 历史街区 绅士化 空间生产理论 新天地模式
张嘉慧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8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