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视角下城中村空间生产研究--广州石牌村案例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和社会关注热点。选取广州城中村石牌村为案例,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运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三元辩证关系以及德赛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探讨居民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对抗由政府自上而下构建的空间表征,创造出具有反抗性的表征空间以及其意义。研究发现:(1)城市低收入人群租用石牌村村民宅基地上的自建房非正规空间,二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抵制"了由政府主导的城市绅士化现象,产生了城中村廉租房的表征空间,丰富了城市的住房供应体系;(2)居民把石牌村原本功能单一的街巷空间"用作"娱乐休闲、储存以及生产空间,并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商铺进行充分的运作,达到使空间为其日常生活服务的目的;(3)外来人口和村民对石牌村空间的利用,"重塑"了其人口结构、生产生活模式和空间形态,将原本的传统岭南村落重新塑造成为为城市低收入群体提供生活生产一体化的居住区。
日常生活视角 城中村 空间生产 石牌村
黄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1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