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上海黄浦江沿岸后工业景观更新研究

  上海是19世纪中国最早开放的港口城市,黄浦江沿岸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承载着港口运输、金融贸易、工业生产等要务,带动了上海的繁荣发展。改革开放后,逆工业化发展导致滨江区域产业转型,工业废弃地随处可见。因此,一系列后工业改造应运而生。为系统研究黄埔滨江区域后工业景观更新进程,总结改造经验与提升方向,平稳度过滨江空间更新治理与建设的瓶颈期,本文从交通、文化、景观,活力等方面对黄浦江沿岸工业区更新现状进行分析,通过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岸更新建设对比,进一步总结提炼上海滨江后工业景观存在场所割裂、活力缺失、亲水困难等问题。提出滨江引导型绿道体系置入、场所文化记忆传承、社区主导、事件支持等策略,以望后工业更新成为为滨江区域联动发展的契机,缝合日益割裂的滨江景观、提升上海黄浦江沿岸地区活力。

后工业景观 工业遗产 景观更新 场所活力

张逸冰 解铭威 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0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